1988年金秋九月,在解放军恢复军衔制的首次授衔仪式上,沈阳军区一位正师级军官的授衔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——吴长富被破格授予少将军衔。在严格按照职务等级授衔的体制下,这一决定显得尤为特殊。当人们翻开这位军官的履历,答案便跃然纸上:一切都源于他在一场惊天动地的救灾行动中展现的非凡胆识。
时间回溯到1987年5月6日,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火灾席卷了大兴安岭林区。据《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扑救史》记载,这场被称为5·6大火的灾难,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原始森林,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,相当于浙江省面积的十分之一。熊熊烈火所到之处,百年古木化为焦炭,整个林区陷入一片火海。
危急关头,时任沈阳军区某师师长的吴长富临危受命。5月8日傍晚,他接到紧急调令,担任东线扑火总指挥。部队连夜急行军800多公里,于次日傍晚抵达重灾区塔河。站在浓烟滚滚的火场前沿,吴长富敏锐地意识到:要保住塔河县城,必须守住它的天然屏障——绣峰林场。
展开剩余75%然而现场情况比想象的更为严峻。肆虐的火旋风风速超过12级,传统的人工扑打和隔离带开挖完全无济于事。面对这一困境,吴长富果断提出一个大胆方案:以塔盘公路为基准线,动用所有工程机械,将两侧500米内的林木全部推平,构建超宽防火隔离带。经过18小时的连续奋战,一条长达67公里、宽达500米的防火长城终于成型,为阻截火魔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5月9日傍晚,险情突变。原本远离城镇的火头在狂风裹挟下突然转向,直扑塔河人口密集区。危急时刻,吴长富亲自带队驰援,一边指挥官兵铺设3000多米阻燃毯,一边组织群众紧急疏散。当时在场的团政委回忆道:师长站在最危险的位置,满脸烟灰,嗓子嘶哑得几乎发不出声。战士们劝他后撤,他却说'群众没撤完,我绝不后退一步'。
为彻底控制火势,吴长富决定实施以火攻火的险招。这项战术需要在火头与居民区之间主动点燃隔离带,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。面对质疑,他在地图上精准标出125公里作业路线,亲自督战。从5月14日开始,官兵们顶着50多度的高温,在浓烟中操作火焰喷射器,十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。吴长富始终坚守指挥岗位,每半小时监测一次风向,及时调整战术。
在扑救盘古林场的战斗中,这位师长连续72小时未合眼,与战士们同吃同住,一起扛沙袋、挖防火沟。长时间的高强度作业让他面容憔悴,标志性的络腮胡子沾满灰烬,当地群众感动地称他为大胡子师长。
据《解放军报》报道,在20多个昼夜的奋战中,吴长富带领部队创造了多项灭火奇迹:开辟防火带1200多公里,创新以火攻火水炮压制等战术,更实现了参战官兵零伤亡的壮举。当部队凯旋时,塔河百姓自发沿街相送,一位大娘含泪说:没有大胡子师长,我们的家就没了。
鉴于其卓越贡献,在1988年授衔时,中央军委专门召开会议审议吴长富的授衔事宜。会议仅用15分钟就达成共识,一致同意破格晋升。评审意见中写道:功绩卓著,指挥有方,众望所归。从此,大胡子师长的传奇故事在军内外广为传颂,成为军人担当的生动写照。2017年8月,这位救火英雄走完了76年的人生历程,但他用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,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美国蒙大拿州酒吧枪击案嫌犯落网
下一篇:没有了
